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11月17日,我校召开《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集体备课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张小康,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廖志平,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赖传景出席会议。

备课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曾新华介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开设情况。刘金凤老师围绕“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专题进行说课,朱园萍老师以《以中华文明之光,照亮人类共同前程——从共同体理念到人类命运的中国实践》为题进行了教学展示。与会人员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张小康充分肯定了本次集体备课会的成效。他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学团队要认真吸收本次备课会的研讨成果,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切实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与育人实效。
张小康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切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着力把握铸牢教育的重点任务,将其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推动铸牢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主渠道、校园文化主阵地、社会实践大课堂和管理服务各环节,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他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健全协同机制,强化条件保障,为推进铸牢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学校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共同参加了备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