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上午,我校召开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
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杜杰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朱毅教授、天津医科大学余鹰教授、首都医科大学蔡军教授、中南大学谭红专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陈卫红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朱海燕主任医师、飞救医疗科技(赣州)有限公司高强教授等学术委员会委员以线上形式出席会议。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张小康,党委常委、副校长廖伟,党委常委、副校长、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刘志平现场出席会议。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刘志平教授和学术委员会主任杜杰教授分段主持会议。

第一阶段,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张小康致欢迎辞,党委常委、副校长、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刘志平教授主持。
张小康代表学校和重点实验室对各位专家百忙之中莅临会议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向各位专家、委员介绍我校和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情况。
张小康强调,建好重点实验室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也是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满足老区人民健康需求的重要举措。诚挚期盼各位专家不吝珠玉,围绕实验室的战略方向、学科融合与区域赋能等核心问题,发表真知灼见,为实验室的长远发展指明方向。

第二阶段,由学术委员会主任杜杰教授主持学术委员会会议。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刘志平教授从研究水平与贡献、研究队伍建设、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方面,汇报了实验室的工作情况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学术委员会委员在认真听取汇报后,对实验室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学校的大力支持给予充分肯定,并围绕实验室研究方向、人才团队建设、成果转化、运行管理规范及迎接教育部评估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宝贵意见。刘志平对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表示诚挚感谢,表示实验室将认真梳理吸纳各位委员的意见建议,对标对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定期评估要求,在研究方向、队伍建设、科研创新和运行管理上持续发力,全力推动实验室高质量、特色化发展,力争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事业和“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团队负责人及科研骨干代表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