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院部动态

党建红映康复路 榜样力育康复人——康复学院以“医我看”党建品牌赋能学生成长纪实

作者:康复学院 周伟 文/图发布时间:2025-11-17阅读次数:

赣南大地是红医精神的重要发源地,承载着“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红色记忆。如今,赣南医科大学康复学院立足专业特色,以“医我看”党建品牌为核心引擎,将“铸魂、强责、对标”三维理念深度融入“康复新榜样”学生工作品牌项目,构建起党建引领育人、品牌赋能成长的完整闭环,让红医基因在新时代学子心中落地生根,让榜样力量成为驱动人才培养的持久动力。

以“医之魂”铸基:红医文化浸润,锚定学生工作品牌项目思想方向

“医我看”党建品牌的“医之魂”,核心是传承“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艰苦奋斗、勇于开创”的红医精神,这一内核贯穿“康复新榜样”学生工作品牌项目全程。学院紧扣《“医我看”党建品牌建设实施方案》中“红医铸魂”立德树人工程,将红医文化转化为可感可学的育人实践。在精神传承上,学院依托“1+3+5”仁爱教育体系(以红医精神为主线,三个文明为抓手、“五个一”为践行),组织“康复新榜样”项目团队开展“学子成长之指南针寻访计划”——每年7—8月及实习走访期间,师生团队赴各省各地各单位,跟踪、了解优秀校友发展情况,收集整理基层服务案例,丰富校友信息库。截至目前,项目已连续举办8届宣讲会,邀请35名覆盖考研、就业、创业、基层服务领域的优秀校友返校,在校生近2900余人次参与,其中,校友李敏的故事尤为动人:他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就业机会,选择扎根基层,做慢飞天使(脑瘫儿童)的守护者。他在宣讲会上以《不忘康复路》为题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位忘我工作的儿童康复治疗师成长心路历程:“一般而言,我上午为6个孩子做治疗,下午为4个孩子做治疗。”李敏每周工作6天,每天要为10个孩子做康复治疗,一个孩子40分钟,意味着工作时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甚至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他依然保持初心,甘于奉献,毫无怨言:“每位治疗师都怀着让孩子恢复生活自理的希望为他们治疗,至少能为这些‘慢飞天使’的家庭减轻负担。他们是折翼的天使,康复治疗是唯一的希望。”他的话语让在场300余名学子深受触动,也让红医精神从书本走向现实。

同时,康复新榜样项目紧密衔接“医我看・红医铸魂”立德树人工程,深化“1+3+5”仁爱教育体系。每年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乡村、消防队、特殊儿童学校,开展“服老、护幼、助残、康伤”为主题的志愿服务,让红医精神从“听”到“做”落地生根。

以“我之责”聚力:党员先锋领航,激活学生工作品牌项目内生动力

“医我看”品牌的“我之责”,强调党员主体意识,学院将这一理念转化为“康复新榜样”项目的组织保障,教师党员牵头“育人链条”:依托“医我看·师者典范”师德标杆建设,针对大一新生“适应大学、规划专业”的困惑,联合校友开展“校友课堂”主题宣讲,分享平衡学业与社团、提升技能的方法;针对大三学子“考研还是就业”的迷茫,推出“考研经验分享会”专场,邀请考研上岸校友讲解复习规划,企业HR校友解读行业需求。

学生党员搭建“朋辈桥梁”:组建“康复学院学业辅导志愿队”,由研究生党员联合校友定期开展实操技术分享与学业帮扶;开展“党建引航,研本共建”考研结对提升计划,搭建研究生与本科生“传帮带”平台,实现从院校选择到复试实战的全链条精准指导,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2023级硕士研究生谢晨既是榜样也是纽带——她不仅斩获全国首届职业规划大赛铜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还牵头成立“考研互助小组”,帮助同学明确复习方向;2025级康复硕士研究生黄慧雯获国家奖学金后,主动开设“专业学习工坊”,分享全国康复物理治疗科普大赛一等奖第一名的备赛经验。2024级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何诗语正是在这种行为方式的感召下,及早树立目标,向优秀师兄师姐学习,在大二上学期获得本科生国家奖学金后,她也主动加入学业辅导志愿队,这种“引领—成长—反哺”的模式,形成“榜样引领成长,成长成为榜样”的闭环。

以“看之标”赋能:对标一流发展,拓展学生工作品牌项目育人维度

“医我看”品牌的“看之标”,要求对标先进、服务发展,学院党委以“对标一流”的视野,推动“康复新榜样”项目从“单一宣讲”升级为“全链条育人载体”,深度融合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彰显党建赋能实效。

在人才培养层面,项目对接“医我看·模式创新”卓越体系:围绕“医康养融合应用型人才”目标发力。党员教师联合校友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针对行业对“产后康复”“言语吞咽康复”的需求激增,新增相关课程模块,邀请从事该领域的校友参与课程设计,将行业标准、临床案例融入教学;依托项目校友资源,建立多个“校外实践基地”。配合“2+2”求新班改革(PT、OT、ST亚方向分流),校友担任临床实践导师参与“五个统一”同质化管理;推动课程升级,将校友临床案例融入《老年康复学》等课程,完善OSCRE康复考核平台。就业引导上,邀请基层校友宣讲,近年学院毕业生留赣就业比例超55%;学生考研报考率从不足30% 提升至65%,彰显党建赋能实效。

以“长效机制”护航:深化学生工作品牌项目建设,书写育人新篇

如今,“康复新榜样”已成为覆盖“思想引领、学业帮扶、就业服务”的综合性学生工作特色品牌。学院正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收集整理新榜样宣讲嘉宾成长事迹,编写成册;对接校友优质资源,利用线上直播的方式,不定期开展康复技术分享工作坊;完善“校友长廊”,展示校友事迹与学子成长轨迹。

从红医精神传承到“医我看”党建引领,赣南医科大学康复学院以“医我看”赋能“康复新榜样”,走出了一条“党建铸魂、榜样育人”的特色之路,让党建红成为学生成长的“底色”,让榜样力成为成才的“引擎”,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让红色底色更鲜明、榜样力量更强劲,为培养德技双馨的康复人才持续发力。

版权所有@赣南医科大学2018  备案号:赣ICP备13006999号
赣公网安备36079802000114号

通讯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高校园区 
邮编: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