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入学适应情况,帮助少数民族新生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9月19日,医学信息工程学院组织召开“同心‘石榴籽’共筑中国梦”2025级少数民族新生座谈会。该院党委副书记王静雅、学工办辅导员与来自满族、哈尼族、朝鲜族、土家族、维吾尔族等9个民族的14名新生围坐交流,倾听成长心声,共话团结未来。

座谈会上,王静雅代表学院对少数民族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结合学院发展实际,介绍了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她表示,学院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始终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各民族同学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既是校园里的风景线,更是学院发展的生力军。”王静雅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座谈,让同学们在交流中增进了解、在互助中凝聚力量,共同营造“团结互助、和谐共进”的校园氛围。
“我的家乡在新疆,想把维吾尔族的歌声和美食分享给大家”“初到龙南有点不适应,但班主任、辅导员带我熟悉了食堂、教学楼、实验楼,现在感觉很温暖”“我已经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了,希望以后能用专业知识为社区服务的同时,讲讲维吾尔族的民俗故事”……交流环节中,少数民族新生代表依次发言,既分享了本民族的民族特色与家乡变迁,也畅谈了入学后的适应情况与未来规划。针对同学们提到的“专业课学习节奏”“校园活动参与”“饮食习惯”等问题,王静雅与辅导员逐一回应,并叮嘱大家遇到困难可随时通过“信工石榴籽联络站”反馈,确保诉求有回应、问题有解决。
“这次座谈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更有信心融入大学生活。”来自哈尼族的新生代表表示,将积极参与民族团结活动,做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各民族同学的联络员。
此次座谈会不仅搭建了师生沟通的有效平台,更彰显了学院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深切关怀。学院将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细化服务举措,强化“学业帮扶+文化浸润+就业支持”多维成长体系,建立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档案,全方位助力少数民族新生成长成才,引导各民族同学在医工融合的赛道上携手奋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注入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