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红医魂”思政育人精品项目建设,生动传承红医精神,9月2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永远的红医”情景思政课集中备课会暨联排展演活动,旨在让这门特色课程走“新”更走心。学校党委常委班子成员张小康、黄瑞忠、廖志平、徐华平亲临现场,全程观摩并给予细致指导。

本次排演,是学院党委围绕学校“红医魂”党建品牌创建,深化“红医马灯”党建子品牌建设的一项具体举措,重点在于将“专题+艺术”“师生同台”教学模式,创新运用于“红医魂”思政育人精品项目建设之中。课程独具匠心地将学校红色卫生史博物馆的静态史料转化为动态的舞台叙事,让以唐义贞烈士为代表的红医先烈从历史记载中鲜活地“走”进课堂。通过这一创新形式,舞台上的人物与博物馆的图片、文物形成跨越时空的深刻呼应,成功构建起一个沉浸式的思政教育场域。
张小康在观摩后指出,这门情景思政课的探索,为学校“红医魂”项目如何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党内教育延伸至全员育人,提供了有益尝试。他充分肯定了课程将历史厚重感与艺术感染力相结合的探索方向,并勉励师生团队继续精雕细琢:“不仅要讲好红医故事,更要讲透红医精神在新时代的价值意蕴,努力将其打造为一堂‘有知有味’、入脑入心的思政金课,将‘红医魂’熔铸进新时代青年的精神血脉。”

据悉,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着力打造“专题+艺术”特色思政课模式,通过“双师同堂”“师生同台”等方式,有效提升了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与针对性。作为该模式的一次关键实践,“永远的红医”情景课的正式上演,必将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深刻而动人的精神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