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医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赣医要闻

我校李红良团队发现急性肺损伤治疗新靶点

作者: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 钟冬梅 文/图发布时间:2025-09-09阅读次数:

近日,我校学术副校长李红良团队在《Science Bulletin》(影响因子:21.1),发表了题为《TRAF7 protects against acute lung injury by promoting K6-linked ubiquitination of AKT》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系统阐明了E3泛素连接酶TRAF7在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保护性作用,并首次发现其通过促进AKT蛋白的K6连接泛素化修饰,增强AKT稳定性与信号活性,从而抑制肺部炎症和细胞凋亡,为ALI/ARDS的机制研究与靶向治疗提供了新视角。

急性肺损伤及其严重形式——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病理特征为肺泡-毛细血管屏障破坏、不受控的炎症反应和肺泡上皮细胞凋亡。ARDS每年影响约300万患者,占重症监护病房入院人数的10%,且目前尚未开发出治疗此病症的特效药。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7(TRAF7)是一种新近发现的E3泛素连接酶,属于TRAF家族成员。既往研究表明,TRAF7可影响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等病理过程,从而参与肝癌、心肌肥厚、乳腺癌等多种疾病的进展,以及机体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但其在ALI/ARDS中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

该研究通过系统分析脂多糖(LPS)处理的A549细胞和LPS诱导的小鼠ALI模型,发现TRAF7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显著上调。进一步功能实验表明:在细胞模型中,TRAF7敲低显著降低细胞活力并加剧LPS诱导的细胞凋亡;在动物模型中,TRAF7缺失则导致肺组织水肿加重、炎性细胞浸润及肺部组织结构损伤加剧。相反,TRAF7过表达有效缓解上述病理表型,证实TRAF7在ALI中具有保护作用。

机制研究层面,研究团队首次发现TRAF7与AKT相互作用,TRAF7通过催化AKT发生K6连接泛素化修饰,显著增强AKT蛋白稳定性与磷酸化水平,进而激活下游GSK3β/FOXO3a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和凋亡。值得注意的是,TRAF7是首个能在K6位点对AKT进行泛素化的E3连接酶,拓宽了对非经典泛素化修饰功能的理解。

该研究进一步证实了AKT在ALI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包括调控细胞存活、炎症反应、血管通透性、氧化应激及组织修复等过程。靶向TRAF7-K6泛素化轴的策略有望为ALI/ARDS提供更安全的治疗靶点,避免传统AKT激活疗法的副作用(如肿瘤风险)。研究团队将继续深化机制探索和转化实践,推动成果早日落地临床,践行“健康中国”使命。

版权所有@赣南医科大学2018  备案号:赣ICP备13006999号
赣公网安备36079802000114号

通讯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高校园区 
邮编: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