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跨越生死的生命奇迹在湖北省保康县马桥镇粉清河畔上演。我校法医学专业首届(2012届)毕业生、现任保康县公安局法医的余磊,凭借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职业洞察力,成功抢救一名“假死”溺水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红医精神”的深刻内涵,彰显了医者仁心与社会担当。
“尸体”前的职业警觉:法医慧眼识生机
7月2日晚,粉清河边群众发现一具漂浮的“男尸”。民警与消防队员迅速合力将溺水男子营救上岸。此时该男子已无自主呼吸,现场群众慌乱,家属悲伤痛哭,均认为其已死亡。然而,法医余磊细致检查后,发现该男子瞳孔出现缩小改变。凭借深厚的法医学专业知识和急救经验,他立即判断该男子处于“濒死期”,必须争分夺秒实施心肺复苏(CPR)。
危急时刻彰显担当,专业急救抢回生命
余磊当即展开急救,迅速清理溺水者呼吸道异物,并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同时安排人员紧急联系120急救中心。经过5分钟不间断的专业施救,溺水男子逐渐恢复微弱意识。余磊继续拍打其背部并挤压腹部,帮助排出溺液,直至120医护人员抵达现场。随后,该男子被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救治。次日清晨传来好消息,得益于民警现场规范及时的急救,患者已脱离生命危险。7月7日,该男子康复出院。
余磊在校期间表现优异,曾担任07级法医班班长。面对各方赞誉,他谦逊地表示:“事情其实很简单,也很平常,都是基层公安日常执法。救人是本能,而专业能力让我更有底气伸出援手。”
余磊的行动深刻体现了法医工作者“敬佑生命、服务人民”的职业信仰,也是我校长期坚持“红医精神”育人实践的生动缩影。法医学工作虽常与死亡为伴,但其“为生者权、为死者言”的崇高宗旨,深刻体现了法医学追求真相、维护公正、最终服务于生命的终极使命。
社会反响热烈,传递正能量
事件经官方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赞誉,刷新了公众对法医职业的刻板印象。网友纷纷称赞余磊“医者仁心”、“专业救人显大爱”。我校也将以此为契机,深化“专业教育+人文精神”融合的培养模式,激励更多学子以专业技能服务社会,让红医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芒。